显示标签为“马华”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马华”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2年1月12日星期四

“国事论坛”之“人民如何当老板”




“国事论坛”之“人民如何当老板”!-翁诗杰、邓章钦、迦玛、徐达人~~今晚(12/11/11)7时30分,巴生黄氏登进会礼堂引爆!



2009年11月22日星期日

魏周同声一哭

家里没有电视,还好有网络。
看到一段在电视新闻播报结尾放映的片段,且不论好坏,
不过,还倒是配得蛮精彩,
在此和大家分享。

2009年11月13日星期五

~ 国会采访!!! ~佳作转载

朋友作品,他X的好笑,他X的有创意!!!

记者段恩怡:卫生部长,请问国内流感的死亡人数至今有多少位了?
卫生部长:是哪位记者在发问?
记者彭雪琴:部长这里!这里!。。。恩怡,爬上椅子他看不到你。
记者段恩怡:卫生部长,请问国内流感的死亡人数至今有多少人?
卫生部长:不能确定多少人,但我相信为了马华的未来,他们会挺身出席第二次的特大!
记者段恩怡:卫生部长,我国哪个州的骨痛热症死亡人数排行第一和排行第二?
卫生部长:我重来都没有说我要排第一还是排第二,我要的是维护党的民主!所以才发动特大!但我还是会向社团注册局上诉!这是我的权利!
记者彭雪琴:恩怡,他答非所问,拿你的椅子去问另外一位。

记者段恩怡:教育部副部长,首相对单一源流学校政策有所保留您有什么看法?
教育部副部长:我的看法很简单!如果马青召开特大罢免总团长,我输一票也会走!但我相信马青总团的情谊,是“天大地大还是不如兄弟情大”!
记者段恩怡:副部长,微型华小面对生源日益减少而未能顺利搬迁,大马教育部在迁校的课题上重重阻碍,也造成许多华小到最后不得不闭校,请问您有获得任何微型华小的通知吗?
教育部副部长:通知?没接到通知!我沒有接获马华总会长將在15日召见全国区会主席,以進行大团结方案匯报的通知!可能是郵政局周六日沒工作!
记者彭雪琴:又一个!恩怡,走,拿你的椅子去问另外一位。

记者段恩怡:妇女社会部副部长,对于人力資源部修法保障女傭个人利益的建議您觉得怎样?
婦女社會部副部长:个人利益?虽然有报导指我们召开特大是为了个人利益,但是实际上却很多人都看不清现况!这是为了树立健康政治文化,打造一种民主的形像!
记者段恩怡:副部长,大马妇女普遍受到的尊重足够吗?
婦女社會部副部长:足够吗?当然足够!从目前的捐款筹办特大的热烈反应看来,1128特大一定能够召开。大家勿小看沉默党员的力量!我可以感受到党员的意愿!肯定足够!
记者彭雪琴:走啦,拿你的椅子。。。

记者段恩怡:财政部副部长,最新的预算案对那个阶层人士最有利?
财政部副部长:谁最有利?我们不能常看利益,做事要对得起自己与别人。我重来没向马华或政府领导人要求当官或保留职位。我当不当官就让首相决定。
记者段恩怡:副部长,信用卡服务费公布后引起了人民一定的反对声,您怎么看?
财政部副部长:反对声?谁敢发出反对声?会长一向来独行独断不接纳意见,这是他的本性。
记者彭雪琴:拿你的椅子啦。。。

记者段恩怡:交通部长,交通意外死亡人数急速上升您有什么对策吗?
交通部长:现阶段人数上升不是重点。筹集足够人数召开特大只是一项召开特大的条件,而特大议案是否抵触党章将是关乎特大合法性的先决条件!一旦提案抵触党章,有关特大的合法性也将引起争议。
记者段恩怡:部长,其实我们只是想知道交通意外死亡人数还会继续增加吗?
交通部长:当然会继续增加!团结方案已经获得29名中委的书面支持,预料给予支持的领袖将会继续增加!这是很肯定的!
记者彭雪琴:走啦。。。

记者彭雪琴:这是你今天的最后一击了。。。
记者段恩怡:蔡署理,您出任了国阵协调主任至今有什么主要讯息传达给所有国阵成员?
蔡署理:讯息很简单!他得告诉我他是要总会长的位置还是署理的位置?只要能稳住团结党,谁当总会长我也支持!
记者段恩怡:蔡署理,随口问一问,您都没当官了。干嘛出席国会?
蔡署理:我是来跟你拿回我的椅子的。你一直抱着我的椅子到处站,这椅子我不坐,我儿子也得坐啊!
记者段恩怡:对不起!对不起!给回您!

马新社段恩怡国会大厦采访报道!

2007年11月3日星期六

回应没有了马华的华社:华社风采依然,马来西亚明天会更好!

Brain Storming 1 : What would happen to Malaysia if without MCA?
One of my friend ask this question:

What would become when MCA no more exist in Barisan National and UMNO still win the most seat in election?

Anybody could answer this question?

我的看法是:
华社风采依然,马来西亚明天会更好!

有人觉得,
没有了马华公会的华社,似乎前景堪忧,
似乎不再风采依然..

在这独立的许多年以来,
马华公会不能说没有存在价值,
也不能说它不曾为华社贡献什么。

然而,今天让人心疼的是,
马华公会早已经不再是政治体系中的一员大将。
它的存在,纯粹只是国阵阵线的拉票筹码,
偏偏国阵赋予的重视,
也只有在它能影响选票的时候,
所以大选要到了,
我们会听到,
请华裔集合力量、不要分散选票。

风雨飘摇数十年,
马来西亚华社存在已经不只50年,
我们庆贺还有“马来西亚华社”的存在。

可是,究竟是不是马华抱住了这最后的堡垒?

独立以来,华社面对的冲击不断,
当华教面临种种危机时,是林连玉站在教育的最前线,
让华教得以幸存!
还包括了林晃升、林连玉、沈慕羽、陆庭俞还有华社那许许多多的热心人士一直在支持。
我们知道马华可以在常年拨款中,为华校争取款项,
可是,不要忘记,只要巫统还有一天需要华人票,
巫统就会继续照顾华社的些许利益,
即便在联盟阵线的不是马华是民政。


对马华的失望,
在于对大格局的无能为力。
马华底下有无数的支部,
在新村当中,
马华基层的元老、会员,
可以用他们的每一分努力为社区贡献,
这是不能被抹杀的。

但是,
不要忘了,即使今天掌握地方资源的不是马华,
其它乡团一样可以办到。。。
地方上的叔叔伯伯们愿意为马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是因为那份常植于心中的情感,
是因为对大格局的欠缺了解,
是因为他们以为有人在朝好办事!

与国阵政策没有抵触的地区,
自然可以在这数十年来安然度过,
但是一旦有任何的分歧,
马华公会却是有心无力。。。

林连玉被褫夺公民权,
沈慕羽被开除会员籍,
当年茅草行动被扣留的华教先辈,
独大开不成只能叹铁树不开花,

独中到如今似乎只是外来人士的教育体系,
教育法令将权力归属到教育部长之上,
文化政策大方向不以他族文化为优先,
合作社大风暴对华社的深切伤害,
回教国还是世俗国最后只能举宪法模糊带过,
马六甲猪农面对的雷霆万钧毁猪行动。。。

这一切是马华的无能为力,
马华可以说自己有心无力,
可以说自己已经竭力而为,
但是,政治要的不是同情与祈求,
政治要的是改革的力度与结果。。。


这一番言论不是因为对华社独有的情意结,
还是因为整个联盟阵线的过度腐败!

马华还有没有存在价值,
在国阵这样一个联盟体系之中,
已经不是重点。

国阵需要的时候,就会给马华多一些甜头,
国阵没有需要的时候,马华只能靠边站。。。

国家面对的不仅是族群待遇的问题,
更严峻的问题还有司法制度的严重危机,
国家机关贪污腐蚀着整个结构,
执政与执法单位的模糊不清,
结果警察部队从官官相护变成枪口乱射。。

如果这乱射让人民看到的是严谨肃贪那还是好消息,
问题是当中展现的却似乎是利益分配不均导致内乱的现象,
这怎么不叫人心寒?

这一些结构性的问题,都是马华公会无能为力的,
因为马华的存在是为了华社权益,
在内安法令、大专法令、司法危机、滥权腐败当中,
只能一再摇头兴叹!

当有人说我只能做我能力所及的,毕竟我不是部长的时候,
人民是不是只能接受这个无奈事实?


现在不是。。。
未来也不会是。。。

只能说,没有了马华的华社不会不复完卵,
只要爱护华社的热心人士存在,
华社、华教必然可以走下去,
这些年来,我们不是这样走来吗?

更重要的是,
马华不仅在维护华社时越来越有心无力,
在维护国家权益上更加难有作为。。

林良实时代大力推行浮罗交怡计划,现在不了了之,
黄家定时代大力推行终身学习,目前还如火如荼,
但是两大计划殊途同归,
只能在地方上有小小建树,在大格局上却施不上任何力道。。。


有议员说,
不要黑狗头吃,白狗挡灾,
但是当黑狗白狗共处一室、并肩而行,
当您在拉票期间处处为黑狗庇护与拉票时,
选民又能如何???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还没有出现,
但是,到那一刻,
期望这一些将爱国爱民挂在嘴边的议员,
用最诚恳的心态面对那千千万万的马来西亚人民!

当国阵内在机构腐朽不堪,
当巫统的专治已经到了目无王法的节骨眼,
马华公会,究竟要选民支持的力点在哪里?

要马华就等于要国阵,
还要请马华为大家说说,
国阵究竟利在何处,
巫统又如何能继续造福全民?

2007年10月21日星期日

Brain Storming 1 : What would happen to Malaysia if without MCA?

One of my friend ask this question:

What would become when MCA no more exist in Barisan National and UMNO still win the most seat in election?

Anybody could answer this question?

Is Malaysia couldn't survive by that time?
Is our Chinese Community would suffer disaster?

一位朋友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如果巫统继续在大选中获取大部份议席,而马华却已不在,马来西亚会怎么样?

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是不是那个时候的马来西亚就无法继续幸存?
还是我们的华社就此遭遇大灾劫?

Feel free to share your view... :)
欢迎分享。。。

2007年7月25日星期三

面向政治

见到一个人,听他说了一些对政治的见谛,对这个人有点印象改观。

然而,回到整个政治的结构,不可避免的,还是无法认同其治国理念与方针。

马来西亚,以种族政治挂帅,是50年来不曾改变的事实。
许多人更就此以为,马来西亚必须在这样的制度下生存。
没有了这样制度的马来西亚,不可能造就种族和谐的局面。

你问我,什么时候各族可以彻底开放心胸接受彼此,我不知道。
你问我,要不要延续现有的政治结构,我还是会说,不要。

因为种族政治的需求才有国阵,还是因为有国阵才有种族政治的需求,这本身就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当初,英殖民留下的分而治之,确实造成了种族间的隔阂。
为了确保土著不会在发展中被遗弃,国阵执政后,依旧延续了种族治理的政策。
只是从《分而治之》变成了《新经济政策》。

结果,种族间一直存在着一种不和谐的竞争气氛,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变成了“零和游戏”,似乎利益的蛋糕永远在种族之间游走,一方有所得,一方必会有所失。

当种族之间的蛋糕已经越分越小后,开始有了朋党主义,蛋糕在有权有势的贵人之间游走。
人民获取的利益更少、更少!

整个利益获取量越渐减少后,种族政党开始在政治舞台上拉取民心。
马华、民政在不同的政治立场上,声明要为华裔争取福祉。
于是乎,看到了华小还存在,我们感谢马华!
看到华人可以在槟州执政,我们感谢民政!

但是,大环境中是怎么样的政治结构在运转?
是巫统在主导国家要的蓝图,教育部长一句话,博大不可能有华文学会。
巫统的头不点下来,白小不能开。

马华、民政有没有有心人?
可能有吧!只是,有心人却也奈何不了掌权的巫统。
国阵的组合,注定是以种族区分的政治结合,何者掌握更大的种族比例,何者就有更大的说话权。
结果,马来西亚不可避免的面对巫统的一党独大。

建国50年来,执政党是否有贡献?
有的!
但是,回顾50年来,我们真的得到比失去多吗?
法律界的人,看到什么是司法独立从有到无。
商界的朋友,更体会到什么是利益分配的不均。
学术界的研究者,应该可以更充分体会到国家资源如何划分不均。

其他的,还有更多、更多。。

当我听您的说辞时,我被感动,感动着您要用心改变。
但是,回到现实的空间,我还是逃脱不了良知与理智的责难,
当现实中种种的不公不断闪现,我看不到支持现有执政党的理由。

我更加看不到的是,马来西亚在种族政治下的50年后,会有怎么样光明的前景。。
50年后,若我们的后代,还是要为华裔权益而呐喊,那不是太可悲了吗?

什么时候?
我们可以从种族、肤色中解脱,用人的基本权益审视整个国度?
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唾弃野蛮的国会议员?
不在为了几个煽动性的言论争吵不休?

是有人持着拐杖不放,还是有人逼使人民无法脱离拐杖?
为了确保种族依旧依赖种族政治,我们不公开确实的股权掌握。
为了确保大家对种族还有眷恋,我们时不时要提醒大家亲吻短剑。

结果,政治舞台,永远就只是政客欺骗选票的竞技场!

国阵的联盟党,可以说,这一切与他们无关,
但是,联盟的意味在哪里?
在于认同不在于否定。
在于支持不在于反对。
选民不能将之切割!

不支持执政的国阵,也还没有找到绝对值得信任的反对党。

感谢您的一席话,让我感受到还有政治人物,在用心。
但是,也请您认真思考,究竟您可以为国家带来的未来是什么?

我们认为,种族平等,一视同仁,彼此为彼此争取权益,是天真而浪漫的,
然而,如果我们连坚持这样信念的勇气都没有,
我们不用想去实践它!

如今我们面对的难关,不会比黑奴解放更难,
只是,我们没有比他们更坚定的勇气!
我们害怕坚持会让我们一无所有,
于是乎,我们不断在妥协!

妥协不是罪过,可是,
若妥协得一无所获,
我们还剩下什么?

我不是在为种族呐喊,
有那么一天,
当政治超越种族,
我们不必在乎槟州由哪个种族执政,
我们不必担心部长中华人不够多,
我们不必顾虑华小面临危机。

因为,不论是谁掌握政权,
他会知道什么是,人的基本人权!

2007年7月20日星期五

渐彪的政治选项

最近,渐彪参政的事,似乎有点红。。

不就是一个人,选了一个党参与,竟也满城风雨。。。

或许,因为这个人有点名气,这个党有点不讨好。。。

在一篇网络部落格里看到有人用《青色的可罗比》描写一个青年加入马华的情景。

当然,这个主人并没有名言是指谁,只是那么恰巧的和渐彪有那么多相似之处。。

看了那么多的回帖,有理智的、有恶骂的、有满腹疑惑的。。。


对于渐彪参政,个人觉得,

民主社会中,赋予每个人从政的自由,
给了所有人选择政治理念的空间。

我们都有权利批判不满的政见,但若一味的以情绪渲泄,
实在无利于建设社会或是督促政党。

一个人加入政党,不可能带来什么实质的改革,
除非他有非一般的气魄,青色的可罗比或是渐彪都应该还没有。。。

但是,无论是青色的可罗比还是渐彪都好,
当他们选择了一个政治舞台,我们都应该尊重他们选择的自由。

评论应该是对事不对人,在任何人还没有实质作出什么改革或动作前,是否应该给他们保留一些挥洒空间?

打入国阵,被国阵纠正,
的确让我们很难再对这个体制有什么太大的期许。
但是,如果有人真的还有意愿尝试,我们不应该就立刻判他死刑吧?!

从政的人,总比不关心政治的人更好!
不需要在一个人投入政治前,就把他的满腔热情磨灭。。。

是好、是坏,让我们拭目以待。

2007年4月12日星期四

马接补选有感

从小成长的新村,是典型的华人新村。

小小的村庄,总人口不会超过两千人,有一间华小、一个篮球场还有几家店屋。从懂事以来,就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恬静、很舒适。也与马来西亚大部分的乡村一样,村里有地方领袖在领导,马来西亚华人公会(马华)便是村里最活跃的团体。

在对政治没有了解以前,觉得一切不就是那么理所当然吗?地方的领袖为地方服务,村民们也很热情的支持他们。碰巧家就离马华公会的会所不到50步的距离,因此,与在马华公会活跃的叔叔伯伯也相当熟络。每逢有节目庆典时,总会很开心的去参与,再兴高采烈的回家,这,就是小镇生活。


心中有很多矛盾,感恩这些年来马华在地方上的贡献,或者更正确的来说,是那些叔伯选择在马华的党旗下,为党做出贡献。但是,他们会不会就只是一群想为人民付出的人,不了解政治的大格局,不了解大环境中的种种问题,更不知道其实奉献还可以有其他方式。

当我日渐成长、了解渐多后,越来越难接受执政党的理念与存在。马接区的补选给自己很大的激荡,看着一群人在乡镇中说着一些堂儿皇之的说辞,村民们从来也不会质疑。也因为一直以来,地方就只有一个政党的踪迹,人民不会考虑其他的选择。

但是,当副首相在台上说,他保存了华小的时候,我的眼泪差点儿掉了下来,不是感动、是悲愤!那番话说出的前一天,马华的韩春锦才说,白小不会重开,无需再谈。这是哪门子的保护?村民们喝彩的当儿,又有多少人知道,有一间华小,在面对着艰辛挣扎的厄运?!一间,不是大数目,但是,正视秉着一间也不能少的精神,华社才有今天的种种硕果。这些硕果,是现今执政党皇恩浩大吗?不是,是无数的华社先贤们奋力争取,用尽毕生换来的。

那天,拜访马华行动室时,一位叫做文亚书先生的人代表了马华来接待了拜访者,他问了一句话,华社有哪一项争取,是在没有政党为主力的情况下,争取成功的!听了那番话,心中的气在翻滚,可是,那时自己竟然可以忍了下来。林连玉老先生终其一生为华教劳心劳力,保留了华小,那也是政党的功劳吗?结果,当这位为华社鞠躬尽瘁的华教都是被褫夺公民权时,马华在哪里?

不敢奢望马华为华社鞠躬尽瘁,只是,连一个那么伟大的民族斗士,马华都没有能力保护他的公民权,马华究竟应该站在哪里代表华社?当这个政党站在台上领着无数华小邀功时,我真的很想问,没有林连玉为先锋的华,他们能争取些什么?当陈修信说,独大开得成,铁树会开花时,难道这个政党真的很有颜面以拉曼学院和拉曼大学来耀武扬威吗?

有人对我说,马华不存在的话,马来西亚华社早就不存在了,可是,相信了马华,华社等于在吃慢性毒药,逐步走向灭亡。。。

我不知道前半段对不对,因为,历史上马话的确一直存在,没有人可以为他的不存在作下准确地假设。可是,我看到的是,华社的确在一点一滴的失去。。。

几天前,高教部义正言辞的宣布,博大华文学会不能成立,因为博大文化学会已经成立了,有一不能有二。这是什么逻辑?人民的决定权在哪里?什么叫做有了文化学会就不能有华文学会?华社什么时候卑微到有了文化不能有语文?重要的是,马华的翁诗杰举双手双脚赞同。。向来敬仰他是整个政治浑局中的独行侠,没想到,近墨者,始终不能不黑。

在整个执政党的格局中,马华的位置在哪里,他们应该心中有数。当我看到马华的领导班子对巫统唯唯诺诺时,心中升不起任何的敬意。

村里的叔叔伯伯,给了我很好的成长环境,我会感激他们,可是,如果我再感激这个政党,未来的孩子们要在怎么样的环境中成长?我不敢想象。。。

马华的领袖们惯用青年容易被利用,除了这样的套话,能不能请你们给我一个好的解释?是什么让你们与人民权益渐行渐远?

到如今,我还不知道怎样的政党值得信任,但是,绝对不会因为找不到值得信任的,就随意投靠既有的。起码,现今的认知告诉我,执政党,是时候检讨了!

选择坦荡荡的驳斥,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补选的刺激吧!这个年龄,也够成熟谈自己的政治认知了,当然,还是欢迎更多的讨论与激荡。真金不怕红炉火,我还真的希望有人可以列举多些执政党的皇恩,让大家有更深层的讨论!思想的门不会因为现有想法而封闭起来,也相信任何的坚持都应该经得起考验与撞击!

可能,经过更多的讨论与激荡后,自己会发现,原来现有执政党是那么的纯洁高尚、伟大可贵。。。
希望有那么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