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27日星期二

读书会的感想

参与了民权委员会办的读书会,感觉还相当不错。一班年轻人秉持着对社会运动的热诚,为理念、现实展开了探讨、分享。在这次的读书会分享上,选择了沉默,因为准备不足,更因为想倾听众人的看法与分享。喜欢读书会,喜欢大家认真探讨的场合。

对于实践派的人来说,或许读书、说教是个消极的争取方式。
可是,在我认为,如果争取过程中,有更多的认知,那会是更成熟的改革与争取。
踩在前线斗争重要,维系斗争路线,确保理念清晰的教育工作一样不能被忽略。

在文章分享的过程中,吸收比较缓慢,因为事前没把功课做好。
文章包括:
1。我有一个梦 - 马丁路德。金
2。易卜生主义 - 胡适
3。“X鸣”的猫头鹰-知识份子肖像 - 邵建
4。怎样才算知识份子 - 殷海光
5。199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奖演说 - 曼德拉、德克勒克
6。信条- 弗洛姆
7。一名组织者的反思 - 陈莲馨

对我来说,几篇文章都是相当不错的文章。
与会者当中,有人表达认为文章过于繁多,不能精读。可是,在我看来,读书会本身也许不是一个有效吸收的场合,甚至更倾向于脑力激荡,从而联系相关的课题探讨。
尤其是在一个人数众多的读书会当中,仔细评论某篇文章,或许不太容易。

今天的场合中,探讨主题为:知识份子能不能在体制内进行批判?

意见似乎相当一致,大部分人都认为知识份子无法在体制内进行有效批判。
马来西亚的历史片段,促使大家无法不作出以上的结论,当知识份子打着“社会良心”旗帜进入政党后,往往变得面目全非,最后只能落得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满怀期待的社会群众便只能又在失望与埋怨。

探讨这个课题时才发现,原来大家将知识份子赋予如此崇高的地位,又对踏入“红尘”的知识份子有着许多的批判。或许是因为知识份子总爱自命清高,因此身上的责任感总与他人有别。

然而,回到现实的政治格局,政治动物不会真正的看得起所谓的知识份子。知识份子即便被请入政坛,也只是为了粉饰橱窗,让政党看起来大义凛然,有些气节。在这样的情况下,知识份子即便满腔热情,也不会有用武之地。有良知的知识份子要的是具体的惠及全民,政治动物要的仅是在政坛上取得最大的利益,两者理念根本不同,也不会有相互合作的空间。

在马来西亚,要惠及全民似乎不太容易,捞取选票最容易的方法是以种族主义为党的策划蓝本。这样的情境中,知识份子争取的各族平等待遇,永远只会是尘封的提议案。当年,打入国阵、纠正国阵的四君子,无法在事后取得相应的成果,不也就是政治大格局造就的成果?要嘛选择退出、要嘛选择顺从,这就是最后的结果。

知识份子有没有可能改变体制?我觉得有,除非他有强而有力的魅力,能够让党中大部份人服从与改变。但是,回到现实,如今加入执政党的更多的是期望以捷径获取最快的效益,从来就不以信念为依归,再强的知识份子加入,恐怕也只能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谈到这个话题之际,不禁在想自己是不是加入体制的知识份子?不过,知识份子应该还谈不上,加入体制却也应该不是。成为民政党书籍编写的资料收集员,似乎引来了一些争议。原本义正言辞,誓死不会为执政党服务,却误打误撞的成了执政党党史编辑的其中一员,好像有些说不过去。

然而,自始自终觉得这份工作没有问题,因为自己不曾想过要为谁粉饰太平。在这份工作中,也仅是将自己所能收获的一切资料呈交,来完成完整的资料整理工作。这样微不足道的工作,是不是有问题,还在思考。。。
可是,又真的做得蛮开心,是因为接触中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了更多自己不知道的真相。

与政治染边,总得面对批判,深深认同。
当身边友人对于自己的信念有所怀疑之际,自己也在质疑,这个选择是否偏离信念。
期待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得更清楚。。。
期待在社会运动的圈子中,自己还是会走下去。。。

学习与成长,经历与改变,是人生中不断循环的过程,这是我正在经历的。。。
不管别人怎么看,只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是,只想在每一次的尝试中,学习成长!

没有评论: